01分布式光伏发展情况
在上个世纪我国为解决边远山区供电困难问题,离网的分布式光伏是当时我国光伏电站的主要形式。在2003年我国开始进入光伏组件生产环节后,并网的光伏电站也开始有了国内发展的基础,2013年我国开始鼓励国内光伏装机市场,那时便发布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2021年起我国分布式光伏每年新增装机占比超过了集中式光伏,这其实最早可以追溯到2018年531新政。介于2017年我国光伏装机市场的火热,2018年的531政策喊停了当年集中式指标,仅鼓励分布式光伏,且大幅度调低补贴。同时分布式光伏在当年也已经纳入了指标管理,户用分布式需向电网备案,而工商业分布式需同时向电网和发改委备案。
2019年和2020年由于光伏扶贫的影响,使得分布式光伏也在蓄力加速发展,而2020年起国家酝酿的“整县推进”政策,叠加集中式指标的缩减,就直接促进了分布式光伏在我国光伏装机市场的快速发展。
到了2023年上半年,国网经营区内低压光伏装机容量129GW、占比69%,并网用户440 万户、占比99%。到了2023年9月,我国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并网容量为225.26GW,占全部光伏装机容量的43%,其中山东(38.22GW)、河南(27.62GW)、浙江(24.55GW)、江苏(23.94GW)、河北(21.66GW)为我国分布式光伏前五大的省份。
我国分布式光伏以低压电源为主导,有着点多、面广、量大的特点,在规模开发、高水平消纳和电力安全可靠的要求下,分布式光伏需要解决过电压和低电压的问题。
02各省分布式光伏政策日趋收紧
(一)
湖南
2023年12月19日,湖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支持分布式光伏发展规范相关管理事项的通知》(湘发改能源〔2023〕858号),将分布式光伏较为细致的分成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工商业地面分布式光伏、户用自然人光伏、户用非自然人光伏。分布式光伏应按规定纳入电网调度机构统一管理,参与电网运行调整并在条件成熟时进入电力市场。存量非自然人户用,需进行备案、接网变更,否则将解列。优先自然人户用,开放容量不足,非自然人户用暂缓受理。
(二)
山东
2023年12月28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能源局、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分布式光伏实行属地备案管理。户用光伏由自然人提供有效身份证明、项目场址权属证明、项目自投说明等相关材料,由当地电网企业代为备案。通过租赁屋顶或出租光伏发电设施等方式建设的分布式光伏,按照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管理,由开发企业备案。对于利用园区、厂房屋顶、场地,以及利用坑塘水面、畜牧养殖等集中连片建设的6兆瓦及以上光伏发电项目,不得拆分项目备案。
(三)
黑龙江
2023年12月25日,黑龙江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情况的公告。此次公布的125个县(市、区)中,红色等级区域81个,占比达到65%;黄色等级区域5个,绿色等级区域39个,占比为31%。红色区域在电网承载能力未得到有效改善前,暂停分布式电源项目备案,暂停新增分布式电源项目接入。黄色等级区域配电网反送潮流不超过设备限额80%地区 ,确需接入的项目 ,应开展专项分析。
03各省分布式光伏政策评价
比较湖南、山东和黑龙江三地政策,其中:
黑龙江作为评估试点省份,按照电网承载能力划分红黄绿三色区域,根据年中电网承载力的评估要求,做出相应能力响应规划,没有更多的规定和动作,政策相对最为宽松。
山东为做评估试点省份,低压电网接入能力其实好于黑龙江,但随后出文缩小了户用光伏的认定口径,不允许集中连片的园区、厂房屋顶、场地,以及利用坑塘水面、畜牧养殖等项目拆分备案。政策相对严格。考虑到山东缺乏水电,分布式光伏装机量较大,对储能部署热情较高,可能希望借机更多发展储能行业以提高本省电力调节能力。
而湖南省此次对分布式光伏的政策调控力度最为严苛。作为火电和水电装机量较大,电源调节能力较强的内陆省份,分布式装机总量全国排名第十,且户用光伏占比约40%并不高,也不在本次6个试点的省份中。但湖南先出文件不仅严格限定了户用分布式光伏范围,还划分了自然人和非自然人户用光伏,并对以往拆分的户用非自然人光伏项目要求更改备案,接网变更,进入统一调度管理,否则解列。本次政策力度堪比湖北上月第一版午间低谷电价征求意见稿。
对于国家能源局对分布式光伏“应接尽接”的宏观指示,各地对分布式光伏的政策却日趋收紧,参考德国消纳分布式光伏经验,为了提高我国电网对分布式光伏的承载力,要么加快新型电网系统的升级改造(数字化和虚拟电厂),要么增加和新建配电容量,要么采取适当反送电措施,要么大力推动DER聚合商,鼓励分布式光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要么要求新增分布式具有储能和跨越峰谷能力。相信随着分布式光伏政策的丰富和完